关于卵巢癌的那些事儿
预防
重点在早期发现肿瘤,不论良性或恶性的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症状,良性肿瘤又有恶变可能,应开展定期普查,为了早期发现卵巢恶性肿瘤,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所有卵巢实性肿块,或大于6cm的囊肿,应立即进行手术切除。
(二)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妇女,有卵巢性肿物,应考虑为肿瘤,生育年龄妇女有小的附件囊性肿块,观察2个月未见缩小者考虑为肿瘤,观察期间增大者随时手术。
(三)盆腔炎性肿块,尤其怀疑盆腔结核或子宫内膜异位性肿块,经治疗无效,不能排除肿瘤时应手术探查。
(四)绝经后发现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内膜腺癌,应注意卵巢有无肿物,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五) 进行盆腔手术时,均应仔细检查双侧卵巢有无病变,除卵巢疾病本身的适应症外,年龄在45岁以上时,因子宫疾病须作子宫切除者,建议同时切除双侧附件。
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其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
手术时首先应详细探查,包括腹腔冲洗液或腹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横膈、盆腹腔脏器、盆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的触诊, 以进行准确的肿瘤分期。
早期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全面分期手术和保留生育机能的分期手术。全面分期手术的范围包括双侧附件、子宫、大网膜 切除和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肿瘤在盆腔有广泛种植转移的晚期病人,主张尽可能做肿瘤细胞减灭术。
2.化学治疗
由于卵巢恶性肿瘤尤其是上皮癌很早扩散,手术时多数病例已不能清除病灶,而且放疗的效果及应用也很有限,因此全身性化疗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尤其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规范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一些晚期病人,经化疗后肿块可以缩小,为手术时满意减瘤创造有利条件。
3.放射治疗
卵巢恶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差别很大,卵巢内胚窦瘤、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最不敏感,卵巢上皮癌及颗粒细胞癌中度敏感,无性细胞瘤最敏感,手术后再用放疗多能控制。但由于无性细胞瘤等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为青少年且化疗效果好,腹盆腔放疗的副作用较大,放疗已很少用于卵巢恶性肿瘤 。
鉴别
1.卵巢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病程较长,多为单侧,呈膨胀性生长,肿物 表面光滑,大多数为囊性,囊壁薄,无腹水。肿瘤标志物 多正常。确诊需手术切除肿瘤进行病理检查。
2.盆腔炎性肿瘤
盆腔炎性肿瘤包括卵巢脓肿、盆腔脓肿和输卵管积脓等。患者多有发热和下腹痛病史,肿块固定,结节感,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欠清。血清CA125值正常或稍高。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肿物可能缩小或消失,确诊也需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
3.腹腔结核
可出现腹块或盆块,多伴有腹水、消瘦、低热等。检查腹部有特征性的柔初感,腹水细胞学检查和抗酸菌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术中即使见到典型的结核病变,仍需行冰冻病理检查。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常累及卵巢,易在子宫直肠陷窝种植,并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机化,病灶不断增大、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 可形成与卵巢癌非常相似的病灶。这些患者多较年轻,有或无痛经史。血清CA125值轻度增高,一般不超过 100U/ml。可通过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手术确诊。
5.转移性卵巢肿瘤
卵巢转移瘤多为双侧性,可伴有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症状、乳腺肿物等。通过体格检查、胃肠镜检查、乳腺B超检查等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并发症
1、蒂扭转
较常见,为妇科急腹症之一,多见于瘤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大,重心偏向一侧的囊性肿瘤,多发生在体位急骤变动时,妊娠早期或产后,蒂扭转后,由于肿瘤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充血,呈紫褐色,甚至血管破裂出血,可因动脉阻塞致肿瘤发生坏死,感染,急性蒂扭转时,患者突然发生下腹剧烈疼痛,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检查时患侧腹壁肌紧张,压痛显著,肿块张力较大,一经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肿瘤,术时勿将扭转之蒂转回,宜在蒂扭转部近侧钳夹切断,防止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
2、肿瘤破裂
可因囊壁缺血坏死或肿瘤侵蚀穿破囊壁引起自发性破裂;或因受挤压,分娩,妇科检查及穿刺致外伤性破裂,破裂后囊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检查时有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腔刺激体征,原肿块缩小或消失,确诊后,应立即剖腹探查,切除囊肿,清洗腹膜。
3、感染
较少见,多继发于肿瘤蒂扭转或破裂等,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白细胞升高及不同程度腹膜炎,应积极控制感染,择期手术探查。
4、恶性变卵巢
良性肿瘤恶变多发生于年龄较大尤其绝经后者,肿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患者感腹胀,食欲不振,检查肿瘤体积明显增大,固定,多有腹水,疑有恶性变者,应及时处理。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