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知识 >>肿瘤护理 >>放疗护理 >> 如何控制放疗后的肠道反应
详细内容

如何控制放疗后的肠道反应


  在对下腹部和盆腔部肿瘤(如宫颈癌、直肠癌等)放疗时,有可能对肠道产生损伤。这可发生于肠道任何节段,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严重者甚至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据临床资料统计,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超过75%,慢性发生率高达20%以上。因此,放疗中如何预防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是临床上的重点。


  放疗的预防

  放疗技术:有研究表明,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三维适形放疗(3D-CRT)更能明显降低小肠的最大照射剂量,同时能够降低2 度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并认为IMRT 有更好的靶区覆盖率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性。

  放疗体位:盆腹腔放疗时肠道损伤的发生率与肠道接受不同剂量的受照射体积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患者在放疗时的体位改变能直接影响受辐射肠道体积的大小。进而有可能影响肠道急性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应用特殊的放疗固定装置及改变放疗体位来减少肠道受照射体积可以作为一项减轻肠道放疗损伤的有效措施。

  放疗时辰:有研究显示,日间放疗组患者的肠道黏膜炎及3~4 度腹泻的严重度较夜间放疗组显著性加重,因此其认为可以通过放疗时间上的调整来减少肠道的放射损伤。但实际上,严格的放疗时间段限制在大型的放疗中心较难完全实现。


  肠道护理方法

  (1)舒里后(卡波姆防护剂)缓解:后装治疗开始后,每天一次,进行直肠黏膜保护。第1次由护士执行,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方法,以后由患者在家自行使用(可由家属帮忙)。进行灌肠后,患者取侧卧位,由肛门注入,灌入后平躺20分钟,中间可以变换体位,以致肛管涂层覆盖完全。

  (2)保留灌肠:门诊治疗的患者灌肠在家进行。使用中药灌肠液,水温39℃-41℃,用径相对较小的一次性输液器管。嘱咐患者在灌肠前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可借助重力作用将药液顺利灌入。一般是晚上进行灌肠,因为此时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利于灌肠药物的保留吸收。每天一次。

  (3)手术治疗:出现结肠直肠狭窄、梗阻、瘘管、穿孔、溃疡和出血者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

  (4)营养支持:充足的营养是保证病人维持机体机能、减轻放疗不良反应及提高机体对放疗敏感性的必要条件。营养支持主要包括经口营养和静脉营养2种。经口途径是营养物质和能量摄入的最主要途径,通过恰当的饮食治疗和病人的自我饮食调节,对腹泻可起到积极有效的控制作用。应鼓励病人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不食生冷或引起肠道敏感的食物,避免摄入煎、炸、酸、辣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质硬大便对直肠黏膜的损伤;放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较重者,应给予静脉营养,及时补充能量、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状况。

  (5)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大多数有紧张、自卑或恐惧心理,害怕病痛长期折磨及亲属冷落,恐惧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所以对治疗抱有较高的期望。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的出现,无疑对病人又是一个沉重的精神打击,甚至可能造成精神崩溃,失去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因此,护士要主动关心、安慰病人,耐心解释,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Adress

广州市黄埔区南云五路11号光正科技产业园厂房A栋502房

Email

forrad@126.com


Tel

400-679-1919


WeChat

forradgz

技术支持: zqjq | 管理登录
seo seo